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连环夺宝

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连环夺宝

当前位置: 连环夺宝»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


作者:杨明(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1.首要在把握客观规律

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他指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首先强调的就是要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规律。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对全新领域的探索,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趋向于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科技创新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效率、延缓边际产出递减趋势来实现生产力的提升,让技术创新溢出对整个经济体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从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出发,我们必须打造好创新生态系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基石,也是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资源优化,构建高效、灵活、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可以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定支撑。从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新质生产力作为面向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正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强调科技创新、高效利用资源和清洁能源,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从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生产方式相互促进,打牢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2.关键是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科学方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上,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要求我们,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因此,应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把握战略主动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应根据国情特色、产业特点和科技发展趋势,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不能盲目跟风、偏离实际,坚决避免一哄而上最终变成一哄而散。应实事求是了解自己的优势、短板,明确什么产业可以发展壮大,什么产业可能“水土不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解决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如前沿科技领域领军人才不足、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要素市场不畅通等问题。以问题为着力点,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确制导、精准发力,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

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地制宜蕴含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因地制宜,就要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现精准施策。只有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真正合理的发展路径。一方面,政策制定要有差异化。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发展基础、科研水平、产业结构等存在差异,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应当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最合理、最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方向,使政策更加精准、更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政策制定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样才能更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需求调整,更好地优化分配有限的资源,确保效用最大化。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就能科学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方式,真正实现“变道超车”,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激发地方主观能动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鼓励地方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体现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地方应当从因地制宜的要求出发,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引导,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引导,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应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源要素分配,通过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吸引尖端人才,创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立足差异化创新能力和产业需求,发挥各地区的独特优势,明确发展领域,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特别是科研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应紧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同时,促进地方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始终坚持系统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系统整体最佳功能的发挥。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因此,应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重大关系。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发展的深度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升级;需要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高度协同的劳动分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型生产关系的支持。因此,着眼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要着力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规划等手段,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高科技人才,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市场是创新的温床,可以通过竞争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求更高效、更优质的技术和产品,并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因此,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也需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确保科技创新既能够顺应市场需求,又能够克服创新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应支持政府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实现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市场的高效配置之间的协同,以确保政策措施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统筹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把握好“立”和“破”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按照先立后破的要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虽然传统产业在技术和效率上存在局限,但通过技术升级、管理创新和资源整合可以积极促进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其适应现代化需求。新兴产业也可以借助传统产业丰富的资源和市场经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同时,还应着眼于长远发展领域,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要统筹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之间的动态发展,使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同共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竞争优势。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6版)


原文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