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质量-连环夺宝

当前位置: 连环夺宝»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光明论坛】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质量-连环夺宝



  作者:付传明(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近期,在杭州落下帷幕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共吸引3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超3万名专业采购商注册参会。赛博越野旅行车、人形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超400项“首发首秀”新产品、新技术精彩亮相,一些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展现出数字贸易的旺盛活力。

  数字贸易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数字服务,实现数字订购与交付的新型贸易形态,是数字技术与贸易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产物。数字技术推动国际贸易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催生大量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球所有国家数字贸易规模约为7.13万亿美元,占国际贸易比重为22.5%,近3年的年均增速达6.2%。数字贸易为提升全球贸易的效率、创新性、包容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数字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现已成为对外贸易三大支柱之一。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超过2.7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4万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这将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

  在数字经济变革浪潮中,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数字贸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字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国超大规模的贸易市场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贸易应用场景和实践空间,以高水平贸易实践为载体,为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教育部批准开设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专业,充分发挥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引导并鼓励高校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设置数字贸易相关学科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转型。统筹布局数字贸易领域学科专业点,动态调整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数字领域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打破专业壁垒,共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共享平台。此外,促进数字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数字贸易智力资本,培养具备数字战略管理、数据分析和挖掘、跨境数字营销等能力的“数字技术 贸易”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当前,国内多地正通过构建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综合体,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产业教育相衔接,校企产学研用相结合等方式,探索未来数字贸易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瞄准数字贸易产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化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同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综合体,优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凝聚并扩大人才培养合力。比如,浙江多家院校已联合产业龙头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实践融入教学内容,助力培养“专业 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打造一流数字贸易平台,会聚海内外优秀贸易人才,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还应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机制改革,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贸易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身份认证相关制度。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当顺势而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原文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