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连环夺宝

当前位置: 连环夺宝»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北京开放

  • 新闻动态-北京开放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连环夺宝


  近年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让数字文化产业应运而生,虚拟现实、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普遍运用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呈现和传承传播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时五千年的、完整而庞大的文化体系,具有显著的连续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和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又焕发新的活力。

  始终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在当下数字时代,“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新时代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尤其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坚持和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话语体系,推动国家民族事业和平发展,彰显大国自信,畅行人间正道,提高中华文明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是秉持开放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为我所用。一方面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定位,坚定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并注重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现代开发利用,进一步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使之与不同时期的历史主题和时代精神相互贯通,与当下的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数字经济结合起来,给当下传统文化艺术焕新注入内在精神动力和智识支持。另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积极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

  正如《周易》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创新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随着数字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形态迅速崛起,以鲜明的数字化、虚拟性、开放平等性、方便快捷和多元性等特征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其呈现的新价值取向、新风尚,吸引了人们大量的关注,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以中国戏曲为例,让数字技术深度介入戏剧舞台空间的建构,数字灯光、数字影像、数字投映、数字音响投入使用,与演员一道共同完成一部戏剧,为传统戏剧注入了创新活力。古典舞剧《水月洛神》演出中,流水的动态影像投影到纱幕上,在灯光的配合下,与舞台上穿梭在纱幕中的人物表演形成叠透关系,营造了梦幻的戏剧意蕴。实景版《寻梦牡丹亭》大量结合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声光电技术,也配合了戏剧的叙事和演员表演空间的拓展。除此之外,可通过智能空间实现虚实并行的数字剧场表演和“在场性”远程观演,并将人工智能引入舞台表演领域,让“数字人”走上舞台扮演角色。数字戏剧演出中,不同剧场的舞台空间实现有机整合,形成不同演员在不同舞台联袂演出的新模式。虚拟场景和真实舞美有机融合,数字虚拟演员可以与真人演员同台交互演出。观众可以远程观演,并与演员远程互动,实现“在场性”观演方式的创新。同时,借助互联网,以直播的形式连接舞台和屏幕前的观众,实现了相关剧目的“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新模式。比如,京剧《龙凤呈祥》有三大升级亮点:一是持续创新戏曲演艺“5g 4k”线上演播模式,融入云包厢、云呐喊、云打赏等多种实时交互模式,为国家京剧院带来首个数智人学生尤子希;二是打造京剧场景化社交消费新模式,推出首届“云上戏迷节”;三是开拓京剧文化海内外“融媒传播”新格局,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留存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许多历时久远的历史文化古迹、古物、古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风化、腐蚀、虫蛀等因素影响,留存困难。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存困难。

  一是对这些古迹、古物、古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以纸质文本、相纸、光盘、磁带等方式保存的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料,运用数字技术分类采集。二是对出现缺损或丢失的资料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复原。如戏曲的音乐、唱腔、道具、服装、文献资料,可对其进行信息提取、3d建模重构、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建构等处理,使其得以完整记录、留存和利用。三是对极具修复和复原价值的场景、动作、表情、脸谱、声音以及传承人表演动作等,可依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及信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人脸识别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尽可能模拟和还原。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

  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传播共享与传承创新搭建了多元化网络平台。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的网民达到了10.67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10.6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9.8%;微信等即时通信用户达到了10.38亿,占网民整体的97.2%;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10.31亿,占网民整体的96.5%。人们依托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和公众号等传播媒介,以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发布、传播、获取信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ai以及ar、vr为代表的xr数字技术的介入,以更多元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地渗入到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不过,数字技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两面性”,必须辩证地对待两者关系,抓好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面对挑战,让数字技术进一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

  对此,必须平衡好数字赋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呈现之间的关系,把握数字技术介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程度,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能够切实充分彰显风采和魅力,吸引海内外广大受众的广泛关注,并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其当代美学价值,挖掘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推动力。更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道”和根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原文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