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未来一段时期,尽管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机遇,深厚产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超大规模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要素综合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从生产函数的角度出发,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产出的关键,通过对三者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发现,从现在起到2035年,我国仍然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劳动力规模和质量红利仍具优势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人口数量优势,持续提升劳动力质量,优化劳动力配置,逐步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变为人口质量红利,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一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居高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我国从2022年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但人口总量在全世界仍处前列。庞大人口规模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创造大量消费需求,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多重可能性。从总量来看,2023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超8.6亿人,超过美欧日的总和,青年劳动力数量稳中有增,劳动参与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从结构来看,尽管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速,但低龄老年人占比较高,通过延迟退休等方式,提升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将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劳动供给带来的冲击。此外,人口老龄化催生的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将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更多机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劳动力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持续改善,助力人口质量红利加速积累。健康状况与教育水平是劳动力质量的集中体现。健康状况方面,新冠疫情后全球健康状况差距拉大,部分国家主要健康指标下降,而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国民健康优势地位得到持续巩固。教育水平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1年,教育水平质的飞跃带动我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本大国。在人口数量略减但优势仍在的同时,我国人口质量红利加速积累,呈现出数量与质量双维度红利的机会窗口期,可有效激发经济潜能。
三是新型城镇化推动劳动力空间分布持续优化,为提升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巨大空间。劳动力在城乡和区域间流动可大幅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我国劳动力空间分布将显著优化,从而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注入长期动力。与此同时,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仍存在17.5个百分点的差距,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可有效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在消费和公共投资方面的巨大内需潜力,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资本形成仍拥有巨大增长空间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绿色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行动和民生领域补短板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资本形成潜力,能够为经济潜在增长率创造可观的提升空间。
一是绿色发展理念重塑部分产业生产模式,为资本形成创造扩张空间。“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产方式,为风光发电、分布式发电、储能、特高压、智慧电网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出巨大的固定资本形成缺口。能源绿色转型对风光发电产能扩张提出大规模需求,我国风光发电资源与负荷区域错位问题也将进一步刺激分布式光伏、特高压输电、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和智慧电网等相关产业发展,这些清洁能源生产及配套设施需求的增长将为资本形成带来重要增长空间。
二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基建新需求,为资本形成带来增长潜力。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有效推动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迅速展开。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远高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同时,根据有关研究机构估算,我国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将持续扩张,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至15%—20%左右,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循环中新的需求迸发点。这些领域由于具有明显的重资产特征,将会给固定资本形成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城市更新行动,对资本形成提出重大需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城市更新包括“城中村”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以及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随着我国城镇化逐步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将在激发生产活力、促进资本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多家机构预测,本轮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待改造面积或超13亿平方米,每年将拉动近万亿级投资。同时,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是城市的“里子”工程,具有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未来,我国每年将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这些城市更新需求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生产活动,有力促进资本形成。
四是民生领域需求不断扩张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为资本形成带来广阔蓝海。服务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还是推动新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孵化器”,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在教育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积极布局未来,加速资本形成。此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养老服务正在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对不同类型养老场所、适老化设施设备的长期需求将有效带动资本形成。在众多服务领域资本形成需求持续涌现的背景下,如果各项促进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能够加速落地,将进一步有利于资本形成,切实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有潜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集约式增长”愈发重要。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鼓励创新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在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方兴未艾。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推出针对性改革措施。在我国数据资源优势显著、劳动力数量仍处高位、高水平人才加速成长的情况下,通过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共享和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实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提升人力资本与岗位需求匹配度,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等,将有助于优化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大幅提高单位要素资源生产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
二是在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型、实现供需平衡方面大有可为。当前,我国面临部分行业生产过剩、传统领域投资受限等问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对财政支出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增加财政资金对居民收入的补贴力度,将有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供给需求平衡。具体而言,通过稳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幅提高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投资,采取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等一系列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扩大有效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在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潜力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设立自由贸易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等开放平台,持续深化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但相较于发达经济体,现阶段我国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程度仍较低。通过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措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投向国内服务业,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从而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促进服务业升级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四是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中国在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中排名第12位,并在量子通信、高铁、光伏、无人机等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我国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进步,培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业态新动能。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