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丰富金融供给支持科创融资-连环夺宝
作者:田 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浪潮中,科技型企业正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速成长性,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这些企业以轻资产、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新要求,即需要长期、持续且稳定的资金支持其研发与市场扩张。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涵盖信贷、保险、融资担保、债券、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显著提升了金融市场在适应新经济模式中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市场,央行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各地银行也积极响应,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方式,推出了科创贷、人才贷等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市场,“接力式”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效能持续增强,包括创投、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在内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不断完备的区域股权市场及政府引导下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为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双轮”驱动支持下,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额不断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以及中长期贷款余额均突破2.5万亿元大关;获贷率从14%增长至47%;政府引导基金中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基金规模占比达50%……不断增长的数字反映出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也体现了我国金融体系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以充足的资本要素保证研发投入,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资本供给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堵点在于: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直接融资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不足,债券融资规模有限,风险投资市场规模较低,风险容忍度较低,存在募资难、退出难等问题。未来,应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平衡优化中,不断丰富金融服务供给的形态、渠道。
创新我国间接融资体系,持续丰富银行信贷产品矩阵。差异化设计信贷模式以匹配企业发展,强化信用担保,提升科技企业授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库,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与抵质押品管理。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如科创贷、研发贷。明确投贷业务标准,推动投贷联动普及,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长期权益产品,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积极活跃的创投市场,提高资本包容性。加强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优化考核标准,提高对科技型项目包容度,建立政府基金与产业资本投资项目共享平台,促进政府与产业协同。同时,完善风险投资“募投管退”制度设计,针对不同类别投资机构进行差异化监管,分类制定短、中、长期资金规划,加大税收优惠,激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加大力度发展科创债。适当放松对科创债纳入带息负债考核管制以及对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营收、市场占比等的过度要求,建立科创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推动债券市场标准统一,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市场地位平等。鼓励在科创板试点科创类债券创新品种,进一步放松科创类reits等产品发行条件,降低发行成本。完善信息披露和持续监管,尤其是加强对资金流向、企业经营情况的披露,推动优质科创债做市交易。
完善科创资本生态,壮大耐心资本。深化发行承销制度改革,完善科技企业认定标准,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推进交易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扩容外资互联互通机制,扩大交易产品范围,促进双向交流。健全强制退市标准,优化退市流程环节,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促进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的良性市场生态加速实现。
原文链接: